我思索到底為什麼對詩瑋如此憤怒,她做了什麼?我的冰山下藏了什麼,除了討厭別人投射自己的幻象在我身上之外,還有嗎?
我嗅到優越感的存在,用「這些人需要幫助」的後面,是一種俯視的姿態。我們真的需要被拯救嗎?我們真的能拯救別人嗎?
就像我站在捐贈舊鞋的人龍中,環顧四周,大家都自我感覺良好地覺得自己在做善事,真的嗎?這樣做,其實是在摧毀非洲當地的製造業。我明明知道,卻為了清家裡而排在人群中,我為了自己想丟垃圾到別人家的想法感到羞愧。
那我在對待其他人相處的時候,有沒有存著這種俯視的心態?希望沒有。雖然我知道,自己常常不自覺地流露出的驕矜,無意間也傷了不少人。
可能就是這樣,在他人投以憐憫的眼神時,我會生氣。心裡的OS:「妳有什麼資格評斷我?說我和魚骨頭有芥蒂卻不得不共同出席,妳跟我確認過了嗎?」「我願意說不代表妳可以臆測,妳又坦露了自己多少?我逃過,因此我願意讓妳在不想說、無法面對的時候逃避,也請妳不要踩到我的線,隨意代言我。」「不找妳們幫忙,是因為知道妳們幫不了忙:既沒辦法抓到我說的重點,自己又會被太厚重的心情拖累,找錯人傷人傷己,我用了很多經驗來證明,何必又來一次。」骨子裡有老爸從小的告誡:如果對方沒辦法解決事情,那就不要讓他們來LDS。
我心中的篩選機制還是很嚴格,因為我也是用同樣的機制來分類我自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