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突然浮現老爸在兒時「誘拐」我背的大學。說是背,但其實也不過寥寥數語。有些時候,小時候背的東西反而留得最久。
我們都執著於達到「至善」,可是至善是一個目標,需要讓自己知道「夠了」,然後有時間沉澱、安定自己,爾後思索才能有所得。看著妹妹上高中以來,面臨學校課業、比賽,和其他許許多多的活動,而累到失去光彩的臉。我彷彿能聽到她對自己說:「不夠!不夠!還可以更多」而誰又夠了?我反觀自己這段日子以來,也總是覺得有許多的不足。「對於自己不夠好,而捨棄掉原有的長處,彷彿自己一無是處,而失去信心。」這或許是家族的習慣:眼睛盯著的,總是還沒做到的部份。
追尋補足自己不夠的部份,然後發現更多的不足。我在妹妹的同學身上看到這個、在她轉述學校生活、課業,甚至學校老師的言談上,嗅到這點;甚至在新聞上,也不時可見恐懼不足的心理。然後,我看到小學時的我,高興地跟爸爸說:「你要我背的東西,學校有教,而且我都還記得耶!」的模樣,而老爸在我背完之後問:「那慮而後,是得到什麼呢?」小小的我說不出個所以然,只說:「得到一個結論吧!」現在的我,悄悄地在記憶中附註:「得到在當下,安於自己所有的能力吧!」
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新民,在止於至善。為什麼會想到這些呢?或許是因為昨天和妹妹聊天的時候,聽她說班上除了老師交付的功課之外,幹部們還自行出了額外的功課,她引述出額外作業的理由竟是:「我們要加油!」看她做完綠建築十點回家,明明疲憊,仍不得休息。我忍不住忿忿地想:「什麼加油,明明就超負荷了,加個什麼鬼油!」
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。
物有本末,事有終始,知其先後,則近道矣。
我們都執著於達到「至善」,可是至善是一個目標,需要讓自己知道「夠了」,然後有時間沉澱、安定自己,爾後思索才能有所得。看著妹妹上高中以來,面臨學校課業、比賽,和其他許許多多的活動,而累到失去光彩的臉。我彷彿能聽到她對自己說:「不夠!不夠!還可以更多」而誰又夠了?我反觀自己這段日子以來,也總是覺得有許多的不足。「對於自己不夠好,而捨棄掉原有的長處,彷彿自己一無是處,而失去信心。」這或許是家族的習慣:眼睛盯著的,總是還沒做到的部份。
追尋補足自己不夠的部份,然後發現更多的不足。我在妹妹的同學身上看到這個、在她轉述學校生活、課業,甚至學校老師的言談上,嗅到這點;甚至在新聞上,也不時可見恐懼不足的心理。然後,我看到小學時的我,高興地跟爸爸說:「你要我背的東西,學校有教,而且我都還記得耶!」的模樣,而老爸在我背完之後問:「那慮而後,是得到什麼呢?」小小的我說不出個所以然,只說:「得到一個結論吧!」現在的我,悄悄地在記憶中附註:「得到在當下,安於自己所有的能力吧!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